新研究揭示,自恋倾向受到我们成长环境的极大影响,并在成年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导致暴力和欺凌。然而,自恋的原因和结果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发现,自恋在影响伴侣暴力和欺凌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他们发现,女性表现出这种特质的方式更加脆弱和微妙,这与男性自恋的典型夸大和明显的表现形成对比。城市大学的法医心理学讲师艾米莉·格林博士和南安普敦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克莱尔·哈特博士,对自恋的起源及其在暴力中的作用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这是第一项全面检视男性和女性自恋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性别角色》期刊上。
以往关于伴侣间暴力的研究主要关注男性的夸大自恋。
格林博士解释说:“关于脆弱自恋和女性自恋的研究很少。这部分是因为这些主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强调,必须进行包括性别的自恋评估,超越传统男性中心的框架。他们指出,自恋是一种复杂的人格特质,我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既有夸大形式也有脆弱形式。具有更多夸大特质的个体自信且社会主导,而那些具有更脆弱特征的个体则内向且自尊心较低。这两种类型的自恋具有共同的对抗性,特征是高水平的特权感和愿意利用他人。
“自恋与伴侣暴力”
在对328位成年人(176名女性和152名男性)的研究中,格林博士和哈特博士分析了童年经历、自恋与男性和女性之间亲密伴侣暴力行为的复杂关系。
结果显示,男性的夸大自恋得分普遍较高,而女性的脆弱自恋得分普遍较高。
格林博士解释说:“我们观察到,男性的夸大自恋与心理伴侣暴力发生率较高相关,而女性的脆弱自恋则与对伴侣实施身体和心理暴力的可能性更大相关。”
亲密伴侣暴力可以是身体上的、性别上的和心理上的。
“在童年中有慈爱母亲的女性较不容易表现出脆弱自恋并参与伴侣暴力,这表明早期的积极经历可以作为保护因素,应在干预项目中考虑。”
自恋与友谊中的欺凌
格林博士和哈特博士通过对314名女性的调查研究了夸大自恋和脆弱自恋对朋友群体内欺凌行为的影响。
哈特博士解释说:“脆弱自恋得分较高的个体与在朋友中实施欺凌行为的增加相关。”
研究发现,无论是脆弱自恋还是夸大自恋,都与参与言语、身体和间接欺凌的可能性增加相关。具体来说,夸大自恋得分较高个体更可能参与言语或身体欺凌。然而,当同时观察这两种类型的自恋时,只有脆弱自恋被确定为女性在言语和身体欺凌中显著的预测因素。这强调了脆弱自恋在女性参与欺凌中的重要性。
格林博士评论道:“这些结果表明,自恋女性在展现典型的夸大自恋特征方面的可能性较低。女性自恋现象可能以类似传统男性特征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可能源于对因不符合女性性别刻板印象而受到批评的恐惧。相反,更常与女性气质相关的脆弱自恋特征则增加了女性实施犯罪行为的风险。因此,这些特质常常因为其不显眼的性质而被忽视和轻视。对女性自恋影响的深入理解可以指导制定性别特定的干预措施,以应对和预防亲密伴侣暴力和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