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宾州州立大学健康与人类发展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具有更强同理心的儿童在面对父母间冲突时,可能会经历比同理心较弱的儿童更糟的健康结果。
这项研究由副教授汉娜·施瑞尔(Hannah Schreier)主导,发表在《大脑、行为与免疫》期刊上,研究了106名7至9岁儿童及其父母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马可·芬伯格(Mark Feinberg)主导的家庭基础项目。
施瑞尔解释说,观察父母之间的冲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来说可能会造成压力,导致负面的生理反应。研究通过调查和血液样本评估了儿童的同理心水平、对父母间冲突的感知以及总体健康状况。
对血液样本中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分析显示,更具同理心的儿童在暴露于父母间冲突时,CRP水平较高,表明慢性炎症增加,父母报告的健康状况较差。
尽管更具同理心,这些儿童并未报告家中冲突水平较高,这显示即使是没有暴力的日常冲突也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结果表明,关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关于同理心和冲突的个体需求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年幼儿童来说,如施瑞尔所强调的那样。
理解界限并在同理心和自我照顾之间找到平衡,对于确保同理心儿童获得积极的健康结果至关重要,强调了根据个体需求量身定制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研究人员表示,同理心虽然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质,但也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突显了对过度同理心对自身福祉影响的重视。
参与此项研究的还有詹妮弗·格雷厄姆-恩格兰(Jennifer Graham-Engeland)、达蒙·琼斯(Damon Jones)、艾希瓦娅·甘古里(Aishwarya Ganguli)和凯特琳·吉文斯(Caitlin Givens),该研究得到了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