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警告说,集约化畜牧业可能提高新疫情的风险。
传统观点认为,工业化农业可以降低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疾病)的风险,原因在于更好的控制、生物安全和牲畜隔离。
埃克塞特大学的一项最近研究探讨了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传统评估中常被忽视。
研究表明,农业集约化“在最好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不确定性,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新兴传染病(EID)的风险。”
埃克塞特大学的首席作者史蒂夫·欣奇利夫教授指出,新冠疫情重新关注了EID,特别是人畜共患病毒。
他强调,疫情爆发和传播的风险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人与动物的接触和土地使用方式。
研究表明,畜牧业通过塑造景观和提供可能容纳或放大新出现病原体的宿主,可能会显著影响这些风险。
虽然风险评估通常集中于微生物学、生态学和兽医方面,但这项研究强调了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维度的重要性。
欣奇利夫教授强调,“疾病不仅涉及病原体传播、接触和传染。”
他解释说,尽管在集约化农业中尝试将牲畜与野生动物分开,但现实因素如损坏的结构、野生动物入侵和人类互动可能导致意外,增加疫情风险。
论文指出,集约化农业的扩张和随之而来的环境危害是可能加剧EID风险的因素。
它还提到,集约化创造了一种“混合景观”,包含多种农业方法,可能增加EID风险。
在谈及生物安全时,论文指出一些农场认为相关成本负担沉重,而地区差异影响生物安全措施。
例如,欧洲的农场建筑可能维护成本昂贵,大型美国农场通常设有开放式混凝土结构并覆盖网以避免空调成本,而亚热带地区在生物安全与动物降温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作者对这种环境中缺乏生物隔离表示担忧,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他们还讨论了主要食品公司与国家当局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可能存在的监管监督问题和利益冲突。
联合作者金荣(Ray)陈博士强调,提高农场的生物安全和效率并不一定能创建一个无病环境。
他建议重新评估集约化农畜生产对地球健康、环境可持续性和动物福利的社会文化影响。
这项研究涉及与塔夫茨大学、皇家农业大学、卧龙岗大学、克拉克大学、剑桥保护倡议以及发展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
资金由威康健康文化与环境中心和威康信托基金提供。
论文标题为《理解经济和社会在畜牧业 zoonosis Emergence 相对风险中的作用》,发表在期刊 皇家学会开放科学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