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大约两个百分点的人口会生成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主要出现在晚年。这增加了个体对COVID-19等病毒性疾病的脆弱性。该研究由苏黎世大学(UZH)与苏黎世大学医院(USZ)的研究团队合作进行,分析了一大批历史血液样本。
病毒感染促使免疫系统细胞释放1型干扰素,它们作为早期信使,警告未被感染的细胞和组织即将来临的病毒。这使得细胞能够在病毒到来时做好抵抗准备。
具有缺陷的1型干扰素系统的个体可能会经历严重的病毒感染,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进行全面的防御。最近的研究表明,大约5%到15%的因严重COVID-19或流感住院的个体,因自身抗体的存在而在1型干扰素反应上存在缺陷,这些自身抗体与1型干扰素结合并阻碍其功能。
特殊血液样本用于分析
“我们的研究旨在确定为什么一些个体的免疫系统会反过来攻击自身,并理解产生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的后果,”首席研究员、苏黎世大学医学生物病毒学研究所教授本杰明·黑尔表示。
研究团队利用了瑞士HIV队列研究的庞大冷冻血液样本,这些样本最初是为HIV研究目的捐赠的。他们分析了约2,000名成人的样本,这些成人在几十年间每两年提供一次血液样本。黑尔强调,这项研究得益于独特的纵向血液样本生物库和丰富的临床数据,即使捐赠者生活在HIV感染中。
老年人群面临风险
最初,UZH团队检查血液样本中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的存在,以确定谁发展了这些自身抗体、何时发生以及在血液中持续了多长时间。
分析显示,约两个百分点的个体在其一生中产生了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通常在60至65岁之间。这验证了先前的研究表明,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的患病率可能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此外,通过临床数据分析,苏黎世大学医院(USZ)传染病和医院流行病学系的研究人员识别出导致生成针对1型干扰素自身抗体的因素。发展这些自身抗体的个体更有可能产生针对身体生成的其他蛋白质的抗体,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可能会失去自我耐受性。
自身抗体的长期影响
研究强调,一旦形成,这些自身抗体会在个体的血液中持续终生。即使是2008年产生的针对1型干扰素的自身抗体的个体,在2020年也更易受到严重COVID-19的影响。这表明,这些自身抗体具有持久的后果,损害了1型干扰素系统,降低了对病毒的免疫力。
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未来的诊断测试,以识别易于发展此缺陷的老年个体,帮助采取预防自身抗体形成的措施。识别具有针对1型干扰素自身抗体的个体也可帮助优先考虑他们接受疫苗或抗病毒药物,以防止严重的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