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近的研究揭示,限制卡路里摄入并不阻止小鼠进行运动,这质疑了常见的饮食会减少运动能量的观念。
一项新的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研究揭示,限制卡路里摄入并不阻止小鼠进行运动,这质疑了常见的饮食会减少锻炼能量的观念。
这项研究发表于期刊《生理学与行为》,结果显示,减少20%的卡路里摄入并没有显著影响小鼠每天选择跑的距离。
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减少食物可用性对小鼠的影响。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结果可能适用于那些可能无法获得稳定食物的野生动物,以及那些通常遵循医疗提供者开处方的限制卡路里的饮食的人类。
评估人类的自愿运动量可能很复杂。虽然像健身房锻炼这样的活动容易被识别,但其他情境——比如步行去午餐而不是吃便当——则落在一个难以测量的灰色区域。
相比之下,观察实验室小鼠则简单得多;它们通常喜欢在轮子上长时间奔跑。研究表明,小鼠的跑步水平与其食物摄入无关,无论其食物消费量如何。
“即使在卡路里减少20%和40%时,自愿运动表现出惊人的韧性,”UCR生物学家及首席作者西奥多·加兰德(Theodore Garland, Jr)表示。“它们继续跑。”
研究人员对小鼠的基础跑步活动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监测,然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20%卡路里减少,之后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40%减少。这项研究使用了普通小鼠和专门繁殖的“高跑者”小鼠,它们热爱奔跑。
尽管高跑者在减少40%卡路里时总距离略有下降(减少11%),但这一变化相对较小,因为它们最初每天跑的距离是普通小鼠的三倍。“它们仍然在以非常高的水平奔跑,”加兰德指出。即使在面对40%卡路里减少的情况下,普通小鼠的每日奔跑距离也没有减少。
鉴于跑步可以通过提高大脑中的多巴胺和大麻素水平来产生“跑步者的愉悦感”,研究人员认为,这促使小鼠即使在食物减少的情况下仍继续进行活动。“轮跑是一种本质上奖励性的行为,”加兰德补充道。
令人惊讶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两种小鼠中,20%卡路里减少对体重的影响不明显。尽管在减少40%卡路里时,体重有小幅下降,但低于预期。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节食时体重会减少约4%,这与我们观察到的这些小鼠的情况一致,”加兰德表示。
这项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为什么一些人喜欢运动而另一些人不喜欢的理解。研究人员计划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探究尽管卡路里摄入减少,自愿运动水平和体重为何保持不变。
“当食物摄入减少40%而没有显著减重时,一定存在某种形式的补偿机制,”加兰德指出。“这可能涉及减少其他身体活动或变得在代谢上更有效,我们尚未对此进行分析。”
随着栖息地被破坏,野生动物的食物变得稀缺,这一信息对保护工作可能非常重要。此外,它可能对希望改善健康的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希望节食的人认为,‘我缺乏能量,所以我不运动。’那是不利的,而我们发现事情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加兰德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