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的研究人员建议,使用一种被称为扩散张量成像MRI的特定脑部扫描来评估脑震荡患者,可能有助于识别出三分之一将面临长期显著症状的个体。
剑桥的研究人员提出,利用一种被称为扩散张量成像MRI的脑部扫描检查脑震荡患者,可能有助于识别出三分之一可能遭受持久症状的个体,而这些症状会显著改变他们的生活。
每年,欧洲大约有200人中就有1人遭受脑震荡。在英国,单是每年因近期头部受伤而前往急诊科的人数就超过100万,使得脑震荡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脑部损伤类型。
在英国,头部受伤患者抵达急诊科后,将根据NICE头部受伤指南进行评估。根据他们的具体症状,可能会进行CT扫描,以检查是否存在脑部损伤,如瘀伤、出血或肿胀。
不幸的是,CT扫描在不到10%的脑震荡患者中显示出异常。然而,在CT扫描后被送回家的人中,有30%-40%继续经历严重症状,可能持续多年,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常见的问题包括极度疲劳、记忆问题、头痛,以及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等心理健康挑战。
剑桥大学医学系的维吉尼亚·纽康布博士表示:“大多数头部受伤的患者离开时仅会拿到一张概述脑震荡后症状的纸张,并被建议如果病情恶化要咨询全科医生。”
“问题在于,患者或其全科医生往往未能将脑震荡的症状视为需要进一步评估的严重症状。患者通常将其描述为‘隐性疾病’,与骨折等情况形成对比。如果扫描未能清晰显示脑损伤的证据,他们在寻求帮助时常常会觉得自己的症状被轻视或忽视。”
纽康布博士及其团队在今天发布于《eClinicalMedicine》的研究中显示,名为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先进MRI技术可能会大大提高目前针对接受正常CT扫描的脑震荡患者的预测模型。
通过深入研究组织中的水分子运动,DTI提供了复杂的连接不同脑区的通路图像,这些通路被称为白质纤维轨迹。标准的MRI机器可以进行改进以收集这些数据,从而根据显示出异常的脑区数量来计算DTI“评分”。
纽康布博士和她的团队分析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参与中心-TBI研究的1000多名参与者的数据。他们发现,这些患者中有38%未能完全恢复,在出院三个月后仍出现持续症状。
该团队评估了153名接受DTI扫描患者的DTI评分。这大大提高了结果预测的准确性:现有的临床模型能准确预测100个案例中有69个会出现较差的结果,而在DTI检测后这一数字上升至100例中的82例。
研究人员还检查了血液生物标志物——因头部受伤而释放的蛋白质——以确定它们是否能够提高预后准确性。虽然仅靠生物标志物不足以提供帮助,但在受伤后12小时内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在12至24小时内的神经丝轻链(NFL)这两种特定蛋白的水平有助于识别可能受益于DTI扫描的患者。
纽康布博士表示:“脑震荡是影响成年人最主要的神经类疾病;然而,卫生服务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定期跟踪每个患者,这凸显了识别那些面临长期症状高风险患者的必要性。”
“目前的头部受伤评估方法远远不够。但DTI——任何配备MRI设备的设施都能进行——可以导致显著更好的评估。考虑到脑震荡症状对个人生活的重大影响,这种改进是迫切需要的。”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研究血液生物标志物,以寻找更简单、更有效的预测方法。他们还在探索如何在临床环境中使DTI更容易获得。
来自剑桥的急诊医学NIHR临床讲师和该研究首席作者索菲·里希特博士补充道:“我们旨在探讨如何在患者出现脑损伤时整合各种信息,如症状评估、血液测试和脑部扫描。这种整合可以增强我们对损伤和预后的评估。”
这项研究得到了欧盟第七框架计划、威康基金会以及国家健康与医疗服务卓越研究所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