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尿液中发现了怀有自闭症男孩的孕妇体内双酚A (BPA)的浓度升高,这是一种存在于塑料中的化学物质。
在《自然通讯》上发布的一项研究,由弗洛里科学家黄振邦博士和安-路易斯·庞森比教授牵头,支持了在子宫中接触塑料化学物质可能与自闭症相关的理论。
庞森比教授指出,研究团队分析了两个主要的出生队列:澳大利亚的巴尔温婴儿研究(BIS)和美国的哥伦比亚儿童健康与环境中心。
“之前的研究已经将产前接触塑料化学物质与儿童自闭症风险增加联系起来,”庞森比教授提到。
“我们的研究值得注意,因为它突显了一个潜在的生物机制。BPA可以通过抑制关键酶——芳香化酶,干扰男性胎儿激素调节的脑发育,这对调节神经激素至关重要,尤其对男性脑发育尤为重要。这可能为理解自闭症的复杂性提供了见解,”她解释说。
根据庞森比教授的说法,研究侧重于表现出较低芳香化酶水平的男孩,这种酶参与将睾酮转化为神经雌激素的过程。
在这些男孩中,BPA暴露与自闭症之间的关联在最“高五分之一”的男孩中尤为显著,他们更易受到这一化学物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特别是那些芳香化酶水平降低的男孩。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这一类别的男孩,其母亲在妊娠晚期尿液中BPA水平较高,患自闭症的可能性更大:
- 在2岁时表现出自闭症症状的比率高出3.5倍。
- 在11岁时获得确诊的比率是母亲在怀孕期间BPA水平较低的孩子的6倍。
- 两个出生研究都提供了机制性证据,表明较高的BPA水平与芳香化酶的表观遗传抑制有关。
在实验室实验中,黄博士研究了产前BPA暴露对小鼠的影响。
“我们发现BPA抑制芳香化酶,并与男性小鼠的身体、神经和行为变化相关,这些变化可能与自闭症谱系障碍相似,”黄博士表示。
“这是我们首次确定可能阐明自闭症与BPA之间关系的生物途径,”她补充道。
庞森比教授强调,BPA以及其他已知干扰内分泌功能的类似双酚和塑料化学物质现在普遍存在,几乎不可避免。
“我们以多种方式接触塑料化学物质——通过食品和饮料包装、吸入家庭装修的烟雾,以及在皮肤上使用化妆品等产品。随着这些化学物质进入我们身体的途径如此之多,我们所研究的女性尿液样本中含有BPA的数量相当可观,这并不令人惊讶。我们理解这些塑料对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庞森比教授说道。
这些发现现在正在影响公共安全管理者修订怀孕和幼儿时期化学物质暴露的安全指南,尤其是塑料化学物质。
研究团队还在探索减轻BPA对芳香化酶系统负面影响的方法。
黄博士提到,一种特定类型的脂肪酸,称为10-羟基-2-癸烯酸,在小鼠中显示出进一步研究的潜力。
“10-羟基-2-癸烯酸在激活抵消生物途径方面显示出早期潜力,以增强那些在出生前接触BPA的动物的自闭症样特征。它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确定这种潜在的治疗是否适用于人类,”她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