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研究表明,16%至85%的中风幸存者面临至少一种心理社会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压力、疲劳和/或生活质量下降。基本护理实践,如一致的心理健康筛查、患者教育、症状管理和持续护理,对减轻中风后患者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实际接受了必要的治疗。
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应对中风后情绪和社会健康困难,即心理社会健康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增强心理社会需求的筛查和评估对于提供高质量患者护理至关重要。这些见解体现在美国中风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即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一个分支,最近发布的一项声明中,标题为“护理在中风事件后心理社会健康管理中的角色”,该声明刚刚在协会的知名科学期刊《中风》(Stroke)中发表。
尽管在中风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中风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和主要致残来源。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16%至85%从中风中恢复的个体遭受抑郁、焦虑、压力、疲劳和/或生活质量下降等心理社会症状。
“关于心理社会健康的讨论往往存在污名化。护理人员和所有医疗保健提供者必须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具有治疗效果的氛围,提供希望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教育,”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和中风护理理事会成员、凯瑟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北加州地区中风项目质量护士顾问的潘特里夏·A·兹瑞拉克(Patricia A. Zrelak)博士、注册护士、美国心脏协会研究组主席表示。
这项科学声明涵盖了2018年至2023年关于中风患者心理健康的最新研究的广泛回顾。它讨论了抑郁、压力、焦虑、疲劳和生活质量这五个关键心理社会因素的结果、根本原因、筛查、诊断和治疗。其目的是为患者从中风后的恢复过程中提供护理框架,从预防负面心理社会健康问题到识别和管理症状。
兹瑞拉克指出:“中风后可能出现情绪、认知、行为和/或个性特征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显现,也可能延迟出现,有时在一年以上的时间后才会浮现,并且随时间推移在严重程度上可能会有所不同。此外,心理社会症状是相互关联的;面临一种问题的患者更容易患上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和有效的筛查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
抑郁
大约30%的中风幸存者在康复的前三个月特别容易经历抑郁。症状可能包括持续的忧伤、焦虑或空虚感、烦躁不安、易怒、对活动失去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睡眠模式变化、食欲波动和体重变化。中风后的抑郁可能会妨碍认知和功能恢复,增加死亡或再次中风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中风协会早期管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指南倡导对所有中风后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抑郁筛查。护士可以为中风幸存者及其家人提供有关症状识别、预防策略和治疗选择的教育,这可能包括药物和/或认知行为疗法。
压力
一项2022年的研究表明,大约六分之一的中风幸存者(约16.5%)经历中风后压力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些状况可能导致进一步健康并发症,例如焦虑和药物依从性差。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康复和门诊护理中,应对中风患者进行压力和PTSD的筛查。
可能缓解患者痛苦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提供关于中风的教育和自我管理策略,如正念和冥想。此外,护士应考虑中风幸存者的应对策略;与低焦虑应对风格的人相比,采用高焦虑应对方法的个体更可能在中风后发展为PTSD。
焦虑
中风后初期几个月焦虑发生率在20%至25%之间,在一年内上升至32%,五年内达到34%。诸如中风时年龄较小、收入较低、失业、社会孤立、既往心理健康问题和中风严重性等因素均会增加焦虑风险。焦虑也与抑郁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增加相关。
定期筛查焦虑并及时识别可以带来早期治疗,增强患者参与,改善中风幸存者的恢复结果。尽管已经为一般焦虑的治疗建立了指南,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探讨不同类型中风后的焦虑干预。
疲劳
中风后的疲劳可能在任何时候出现,但在康复的前六个月最为普遍。症状可能包括身体和心理能量下降,导致日常活动受阻,以及自控、情绪和记忆方面的困难。女性以及那些经历抑郁、睡眠障碍、焦虑或多种健康问题的个体,更容易面临中风后的疲劳风险。
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中风后疲劳的有效管理策略,因为目前没有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然而,旨在增强整体身体健康的策略可能有助于预防、减轻或治疗疲劳及其他心理社会健康问题。
生活质量
在中风后实现相似的生活质量是具有挑战性的,尤其是在严重事件后。身体力量、言语恢复、抑郁和焦虑的发生以及恢复工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中风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相反,慢性疼痛等状况可能对恢复和独立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促进社会互动的身体活动(如瑜伽和太极)被证明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益。护士可以通过帮助中风幸存者与当地社会服务机构联系,包括中风后支持小组和社区组织,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兹瑞拉克强调:“关注心理和情感健康对恢复至关重要,护士在中风后为患者提供支持的过程中不可或缺。让中风幸存者及其护理人员参与其中,提升对这些心理社会挑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至关重要。早期识别症状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中风后的恢复结果。”
该声明还强调研究表明,不同种族和民族背景的个体中风结果可能显著不同。包括结构性种族主义、社会经济状况、住房不足和难以获取医疗服务(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等社会决定因素,都会对中风幸存者的恢复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兹瑞拉克总结道:“中风护理团队在解决这些健康差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个性化治疗来增强心理健康支持,确保为最脆弱的人群提供全面护理。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支持中风幸存者的心理社会健康,使他们能够恢复日常生活,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这项科学声明由代表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和中风护理理事会及生活方式与心脏代谢健康理事会的志愿撰写小组起草。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旨在提高人们对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相关问题的认识,以便做出知情医疗决策。这些声明总结了特定主题的当前知识,并识别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虽然这些声明为指南的制定过程提供了信息,但并不提出治疗建议。美国心脏协会的官方临床实践指南提供了明确的建议。
撰写小组的其他贡献者和成员包括副主席卡伦·B·西格雷夫斯(Karen B. Seagraves)博士、公共卫生硕士;萨米尔·贝拉贾杰(Samir Belagaje)医学博士;温迪·杜塞伯里(Wendy Dusenbury)博士、护理实践医生;詹姆斯·J·加西亚(James J. García)理学硕士、博士;尼洛法·哈迪迪(Niloufar Hadidi)博士;基丰·M·凯格尔(Kiffon M. Keigher)护理实践医生、理学硕士;玛丽·洛夫(Mary Love)博士、护理硕士、注册护士;詹卢卡·普恰雷利(Gianluca Pucciarelli)博士;艾瑞卡·肖尔(Erica Schorr)博士、注册护士;以及塞萨尔·维拉斯科(Cesar Velasco)护理学士、注册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