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黑猩猩与人类相似,在分娩过程中面临着狭窄的骨性产道所带来的挑战。在人类中,这个问题因直立姿势而加剧,导致产道扭曲,而婴儿的头部仍在继续生长。因此,所谓的“产科困境”是通过灵长类动物的进化逐渐形成的,而不是像之前所建议的那样突然出现在人类身上。
黑猩猩和其他大型猿的分娩过程通常被认为比人类容易。这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骨盆更大,婴儿头部的大小更小。相反,人类的分娩过程在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时更为复杂和危险。最初的“产科困境”理论认为,我们在分娩时面临的困难源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直立行走所需的骨盆适应与婴儿大脑逐渐增大的冲突。随着骨盆朝向增强双足运动的平衡而适应,婴儿更大的头部仍然需要通过产道。为了应对这一困境,阴道骨的形状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有所不同,女性的骨盆尺寸更宽,即使她们的体型较小。此外,人类婴儿出生时的大脑发育程度低于其他灵长类动物,允许其在出生后进一步承担大脑的生长。
由尼科尔·M·韦布(Nicole M. Webb)和马丁·豪斯勒(Martin Haeusler)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模拟了黑猩猩和人类的分娩过程,测量了骨性产道与胎头之间的间隙。他们的研究发现,产道的狭窄程度与婴儿头部大小相比并不只限于人类。因此,早先仅因双足行走和人类大脑大小而归因于“产科困境”假说,实际上是通过灵长类动物的进化逐渐演变而成,并在人人类中加剧,从而导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更高的出生并发症发生率。
黑猩猩的骨盆与人类一样狭窄
为了验证“产科困境”假说,研究人员首先评估了黑猩猩和人类的产道空间,测量了胎头与骨盆骨骼之间的平均距离,同时考虑了软组织的影响。“通过对分娩过程的3D虚拟模拟,我们证明了黑猩猩的骨盆空间确实与人类一样受限,”古人类学家尼科尔·M·韦布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详细分析显示,雌性黑猩猩的骨盆通常比雄性更宽敞,尤其是在较小的雌性中,表明它们对空间限制的适应。此外,他们观察到,大型猿似乎在神经发育不成熟程度上接近人类,或者与猕猴相比,它们的后代在生后第二阶段的依赖程度虽低却显著。
“考虑到这些引人入胜的相似之处,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理论:产科困境是逐渐出现的,并在进化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挑战了早前认为我们的长期和困难分娩是在人类直立性与大脑增大同时突然出现的观点,”马丁·豪斯勒解释道。早期大型猿的体型增大使得它们的骨盆变得更坚硬,限制了在分娩过程中韧带的伸展程度。在早期人类中,直立行走导致了扭曲的骨性产道,迫使胎头进行复杂的运动。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机制很可能是人类分娩困难的主要原因,而不仅仅是产道的狭窄。
复杂的分娩是进化的权衡
研究表明,人类分娩的复杂性是人类猿类谱系渐进性进化妥协的结果。“分娩的挑战以及新生儿的神经不成熟程度,加上随后的较长学习期,对我们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人类仅仅是极端之一——我们在灵长类动物中并不特殊,”豪斯勒表示。“甚至在被圈养的猩猩中也曾观察到孤立的分娩辅助案例。然而,在野生大型猿中,分娩的记录非常罕见——需要更多的行为观察,”韦布强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