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涉及线虫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塑料成分可以损害DNA链,导致卵细胞染色体数量不正确。这项研究由哈佛医学院的Monica Colaiácovo领导,已于10月24日发表在期刊《PLOS Genetics》中。
邻苯二甲酸丁酯(BBP)是一种增强塑料柔韧性和强度的化学物质,存在于各种消费品中,如食品包装、个人护理产品和儿童玩具。虽然早期的研究表明BBP破坏荷尔蒙功能,并影响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但其生殖效果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理解。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对线虫的卵细胞施加了不同剂量的BBP,并调查了卵细胞中是否出现异常变化。他们发现,在与人类相当的浓度下,BBP破坏了新复制的染色体向性细胞的分配。这种化学物质诱导氧化应激并导致DNA链断裂,从而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和含有错误数量染色体的卵细胞。
研究结果表明,接触BBP会改变基因表达,严重损害DNA,最终降低卵细胞的质量,导致染色体异常。研究还发现,C. elegans处理BBP的方式与哺乳动物相似,并受到与人类相似的接触水平的影响。这表明C. elegans是理解BBP如何影响人类健康的合适模型。该研究强调了这种常用塑料成分对动物生殖的有害影响。
作者总结道:“通过检查线虫C. elegans中的雌性胚系,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人类血清和尿液中发现的接触水平会扰乱基因表达,将胚系中的氧化应激增加与基因组完整性的受损和减数分裂染色体分配错误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