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来自一项涉及三个国家超过28,000名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个人在照顾亲人的时间越长,其心理和情感健康的下降越明显,无论护理情况如何。这突显了需要进行政策讨论,以减轻非正式护理的压力。
苏黎世大学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收集了来自三个不同国家超过28,000名护理人员的观点,揭示了长期护理对个人福祉的负面影响,无论具体情况如何。这个发现强调了实施政策举措以减轻非正式护理负担的必要性。
非正式护理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增加,给护理人员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但照顾对他们的福祉有什么影响呢?先前的研究结果不一:一些人认为照顾增强了福祉,提供了目的感,而另一些人则指出这会导致情绪困扰。
为了澄清这个问题,苏黎世大学(UZH)的研究人员审查了来自28,663名护理人员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在荷兰、德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的281,884次观察的面板研究。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健康不断下降,同时孤独感和焦虑感加剧,尤其是在女性中。
福祉随时间恶化
根据UZH心理学系的共同作者迈克尔·克莱默的说法,“我们的结果表明,在开始护理后的几年内,福祉出现下降。” 这种下降在多个福祉维度上都有所观察——生活满意度、情感状态、抑郁/焦虑和孤独感——对女性而言,尤其显著和持久,与男性相比。
研究人员进一步调查了护理时间与福祉之间的关系,发现更多时间专注于护理任务与福祉的下降呈正相关,所有性别均适用。
该研究还考察了护理的强度、护理人员与接受者之间关系的性质以及全职工作等因素。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变量对整体福祉的下降影响甚微,表明护理人员在不同情况下都面临类似的困扰。
应对护理人员的不利影响
克莱默指出:“虽然这些结果表明与护理相关的压力,但重要的是要记住,个体经历可能各不相同。” 还有其他心理福祉的方面,比如在护理中找到目的感,这可能在这组数据中未被捕捉。一些人确实可能从他们的护理责任中获得意义。
总之,这些发现与压力理论一致,并展示了通常与非正式护理相关联的潜在福祉下降。女性似乎特别面临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她们倾向于承担更多的家庭护理责任。结果突显了迫切需要实施能够减少对非正式护理依赖的政策,包括改善对正式长期护理或整合护理选项的获取,这可能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