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处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缓解ADHD症状的药物)与处方阿片类药物的结合与阿片类药物摄入量的递增模式相关联。
一项新研究发现,处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缓解ADHD症状的药物)与处方阿片类药物的结合与阿片类药物摄入量的递增模式相关联。
这项对近300万美国患者的健康保险索赔数据的分析调查了处方兴奋剂对10年间处方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影响,探寻所谓“双重流行病”(同时使用两类药物,这可能增加过量死亡风险)的起源。
“结合这两种药物与过量死亡的增加相关联。这是我们已知的。但我们不知道兴奋剂的使用是否在阿片类药物的高使用上有因果作用,因此我们进行了大数据分析,研究这两种模式在长时间内如何相互影响,”资深研究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及生物医学信息学副教授张平说。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同时服用兴奋剂和阿片类药物,他们通常会服用高剂量的阿片类药物,”他说。“如果在这项研究人群中,患者在开始使用阿片类药物之前服用了兴奋剂,那么他们更有可能在后续使用阿片类药物时服用更高剂量。”
这项研究于2月17日发表在《柳叶刀地区健康——美洲》上。
研究团队从MarketScan商业索赔和接触数据库中获得了2200万患者的9600万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数据,这是一个大型的美国健康保险数据库。研究人员为该研究建立了一个由290万患者组成的队列,平均年龄为44岁,他们在2012年至2021年之间至少有两份独立的阿片类药物处方。
由于这些处方包括多种口服制剂——可待因、氢可酮、美沙酮、羟考酮、吗啡等——研究人员将每个处方标准化为吗啡毫克当量(MME),并计算每位患者每月的阿片类药物摄入量。MME从电子健康记录中的计算是由共同资深作者、哈佛医学院讲师宋文宇共同开发的。
首席作者李承妍,张教授实验室的博士生,使用统计建模将患者分类为10年研究期间阿片类药物剂量轨迹的五个基线组:极低剂量、低剂量递减、低剂量递增、中等剂量递增和高剂量持续使用。
“一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使用稳定在低剂量,而另一些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递增或高剂量模式,”李说。
在总体队列中,有160,243名患者(5.5%)也被开处方兴奋剂。将每月计算的兴奋剂处方累积数量加入模型和统计分析后,显示出轨迹组的变化。李说,数据中也出现了可以作为阿片类药物使用增加风险因素的特征。
中等剂量递增组和高剂量组的MME总体平均值较高,并且与其他组相比,抑郁症、焦虑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诊断患者的比例也较高。低剂量递增组与低剂量递减组相比,ADHD患者的比例也较高。
与兴奋剂和阿片类药物共同开处方相关的最常见诊断是抑郁症和ADHD或ADHD与慢性疼痛。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许多患有ADHD和抑郁症,同时经历慢性疼痛的患者都有阿片类药物处方,”张说,他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学转化数据分析研究所的核心教员。“这个队列代表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健康问题。”
即使考虑到这些因素,模型仍显示兴奋剂使用是推动同时服用兴奋剂和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增加阿片类药物剂量的关键。
“在服用阿片类药物之前使用兴奋剂以及与阿片类药物共同开处方的兴奋剂两者都与阿片类药物剂量递增呈正相关,而其他因素则较为无关,”李说。
对地理和性别数据的分析也为美国的阿片类药物使用模式提供了一些线索。研究期间,南部和西部地区的患者与东北部和中北部地区相比,总体阿片类药物摄入量更高,南部的阿片类药物处方频率最高,而西部每个处方的MME更高。男性的平均每日阿片类药物摄入量也高于女性。
研究结果联系了高阿片类药物剂量和兴奋剂使用,表明兴奋剂可能是双重流行病出现的推动力,并且提供了对已经在使用处方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可能需要调控兴奋剂开处方的证据。先前的研究已表明,除了增加过量死亡风险,处方兴奋剂与阿片类药物共同使用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张的医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主要集中在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临床决策,这些发现是一个更大项目的一部分,旨在为同时被开处方阿片类药物和兴奋剂的人群开发更安全的个性化治疗建议。
“我们希望在实际应用中降低与阿片类药物或兴奋剂相关的不良药物事件的风险,”张说。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普通医学科学研究所、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
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哈佛医学院的David Bates和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麻醉学主任Richard U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