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种新开发的药物具有抑制过度炎症的能力,同时允许免疫系统抵御病毒,即使在感染晚期给药也能有效。感染流感病毒可能因炎症的过度激活导致肺损伤,这会损害呼吸所需的细胞。这种损伤可能非常危险,但由来自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休斯顿大学、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和福克斯蔡斯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开发的新治疗方法已经问世。该药物能够防止流感引起的小鼠肺损伤。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药UH15-38有效地平衡了抑制过度炎症和让免疫系统继续抵抗病毒之间的关系。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的圣犹大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部门的保罗·托马斯博士表示:“我们的药物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并降低了流感病毒感染的症状。它抑制了危险的炎症,似乎还改善了对病毒的适应性反应。”在一系列对小鼠模型的实验中,证实了该药物能保护小鼠免受致命流感的侵害。动物感染流感的病情程度与人类相似,即使使用低剂量药物。研究团队还发现,高剂量药物可以完全预防大量病毒引起的感染,这在通常情况下是致命的。即使在感染后几天才接受治疗,这些模型仍然得到了保护,这是流感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成就。托马斯解释说:“这种药物还有前所未有的效果。我们可以在最初感染后五天开始治疗,仍然能看到一些好处。”医疗提供者需要在疫情爆发的几天内及时给予最新的抗病毒药物。为了使感染有效,UH15-38可能填补一个当前的空白,满足那些在寻求医疗帮助时已经感染数天的患者的需求。对流感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突破性理解,有可能预防肺损伤。
引导感染流感的细胞朝正确方向发展
“受感染的肺细胞产生的炎症是免疫系统的信号,表明存在问题。然而,过度的炎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托马斯解释道。“保持适当的平衡至关重要,一方面要产生足够的炎症来警示免疫系统,另一方面要避免产生过度炎症造成的伤害。”
研究人员发现了对抗病毒所需的炎症量与过度炎症之间的平衡。科学家通过创新的化学方法开发了一种新药,针对免疫细胞中一个关键炎症蛋白特定部分,称为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K3)。RIPK3负责调节细胞对感染的两条死亡途径:凋亡和坏死性凋亡。坏死性凋亡具有很强的炎症性,而凋亡则不具此特性。这两条途径都在身体抵御病毒的防御中发挥作用。UH15-38药物被创造出来以阻止RIPK3启动坏死性凋亡,同时保留其促凋亡特性。
“完全消除RIPK3并不理想,因为免疫系统将无法清除病毒,”托马斯解释道。“当我们只消除坏死性凋亡时,动物的情况更好,因为它们仍然有凋亡并且能够去除感染细胞,但炎症性并没有那么强。”
防止肺部炎症和损伤
“我们还证明,生存率的提高与局部炎症的减少和肺细胞的存活改善直接相关,”托马斯指出。
在一系列之前的研究中,托马斯实验室发现肺中的一个特定细胞群体,造成不可控制的炎症反应时发生附带损害。负责气体交换的I型肺泡上皮细胞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研究显示,这些重要细胞并没有受到药物的损害。此外,炎症相关的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在接受治疗的动物肺部显著减少。“流感最严重的后果发生在病毒得到控制之后,此时炎症破坏了肺细胞,”托马斯解释道。“UH15-38能够减少这种由流感引起的炎症。”研究发现,该药物减少了炎症,但不干扰身体抵御病毒或其他免疫反应的能力。这使其成为进一步开发和潜在用于医疗诊所的有前景的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