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可能会帮助医生为患有利什曼病的患者更早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种导致面部畸形的皮肤感染。
全球每年近有一百万人受到皮肤利什曼病的困扰,这是一种由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严重皮肤感染。该病主要影响位于北非和南美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脆弱人群,这些地区通常存在营养不良、住房条件差和人口流离失所等问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终身留下伤疤、严重残疾以及深重的社会污名。尽管其全球影响深远,但目前没有疫苗可用,现有治疗方法无效、毒性强且难以施用。
2025年4月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可能会改变医疗提供者对待这种畸形疾病的治疗方式。来自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国际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CIDEIM)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预测皮肤利什曼病患者是否会对最常见治疗反应的方法,这有可能使患者免于接受数月昂贵、无效且有毒的药物治疗。
CIDEIM的微生物学家、研究共同首席作者玛丽亚·阿德莱达·戈麦斯表示:“常言道,治愈可能比疾病更糟。对于我们目前的皮肤利什曼病治疗来说,这说法非常真实。这些药物毒性较高,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感觉不适长达数周。没有保证治疗有效,患者可能会停止治疗或寻求其他医生重复治疗过程。即使他们得到了治愈,他们也可能终生留下伤疤。这是哥伦比亚和世界许多国家利什曼病的现实。”
该研究的共同首席作者、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纳吉布·埃尔-赛义德指出,用于治疗该病的标准药物——美古霉素抗锑剂——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约有40%至70%失败。
埃尔-赛义德表示:“即使患者完成了长达14周的完整治疗疗程,这一失败率依然存在。早期了解药物在患者身上的效果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防止数周或数月无效治疗,并帮助患者更早地获取更合适的替代方案。”
研究团队发现,未能对美古霉素抗锑剂作出反应的患者在免疫系统中表现出独特的模式,即一种持续的炎症状态,称为I型干扰素反应。该反应通常是机体对病毒的早期反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细胞检测病原体并召集资源进行抵抗。
埃尔-赛义德解释道:“虽然这种反应在对抗某些感染时至关重要,但我们发现,当其持续升高时间过长时,可能会干扰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治疗和愈合过程。我们分析的患者血样中观察到这种升高的I型干扰素反应跨越几种先天免疫细胞类型。通过追踪治疗过程中的这些变化,我们识别出一个明显的模式,区分了成功康复的患者与那些不会对标准药物作出反应的患者。”
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复杂的评分系统,可以使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准确预测新诊断患者的治疗结果。通过分析仅九个基因的活性,他们可以以90%的准确率预测治疗对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的效果。
戈麦斯表示:“这对致力于改善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结果的医疗提供者和科学家们来说是重大进展。这种疾病开始向美国等新地方传播,这意味着我们比以往更需要这些资源。”
尽管当前的测试需要复杂的实验室设备,但该团队已经在努力生产一种更便携且用户友好的技术版本,以供医生在实地使用。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新发现,特别是关于I型干扰素通路的发现,能够为开发新的皮肤利什曼病治疗药物提供有希望的途径。他们的结论代表着从更传统的方法(通常只关注消灭寄生虫)向治疗方法转变,这些方法还考虑患者的自然免疫反应。
埃尔-赛义德表示:“这实际上是首次尝试将这种疾病的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理解为何一些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一直是管理这种疾病的一大挑战。这项工作为精准医学打开了大门,并开发出更好的策略,能够为广泛的患者个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