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斯托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受到家庭或媒体施加减肥压力的人,以及女性、非异性恋者和面临社会经济挑战的人,内化体重污名的风险最高。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上。[4月5日].
当个体将与肥胖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应用于自己时,这被称为“内化”的体重污名。这可能包括因为体重而相信自己不够吸引、不够有能力,或作为一个人不够有价值。一项使用大型英国样本的研究首次考察了谁最有可能经历这种类型的污名。
大约四分之一的英格兰人生活在肥胖中,但肥胖依然受到高度污名化。与肥胖相关的负面刻板印象和体重歧视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体重污名的经历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受其影响的个体更可能面临健康差距,经历心理健康问题、饮食失调,并延迟寻求医疗治疗。然而,关于哪些特定人群更可能内化体重污名的知识有限,因为之前的研究仅关注小型和不具代表性的样本。
这项新研究使用了布里斯托的“90年代儿童”数据,也称为阿冯纵向父母与儿童研究,调查了31岁以上4000多名个体内化体重污名的差异。研究考察了性别、种族、社会经济状态、性取向、以及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研究揭示,女性和来自少数民族群体的个体更可能内化体重污名。此外,来自低社会经济背景、以及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经历负面家庭和社会影响的人也面临更高的风险。家庭施加的减肥压力、家人对体重的嘲笑,以及青少年时期感受到来自媒体的减肥压力,均与31岁时内化体重污名的更高水平相关。这并不是由于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在青少年时期(17岁)和成年期(23岁)经历欺凌也与31岁时的内化体重污名独立相关。
研究还揭示了不同人群中内化体重污名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并不能通过BMI差异来解释。女性和未遵循传统性别规范的人经历了更高水平的内化体重污名。不认同异性恋身份的人面临更高的内化体重污名风险。此外,在20岁时花费更多时间处于“非教育、就业或培训”(NEET)状态,或母亲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也面临更大的内化体重污名风险。布里斯托医学院的研究员阿曼达·休斯博士指出,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欺凌和社会减肥压力可以对个体作为成人时如何根据体重评估自身价值产生持久影响。这为减轻体重污名提供了机会。我们在媒体、公共场所和家庭中谈论体重的方式,以及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其他环境中如何应对欺凌,都可能对体重污名及其影响产生显著影响。
“考虑到全球许多文化中减肥压力及与体重相关的欺凌、污名和歧视的普遍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调查这些社会因素可能如何通过心理过程促进内化体重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