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人工智能,丹麦的乳腺放射科医生提高了乳腺癌筛查的表现,并减少了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布在《放射学》期刊上,这是北美放射学会(RSNA)的一本期刊。乳腺摄影在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也带来了假阳性结果的风险。近年来,人工智能被用于提高乳腺摄影解读的准确性。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已探讨在筛查中使用人工智能系统。“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有潜力提高筛查性能,”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后学生、丹麦根托夫医院的研究员安德烈亚斯·D·劳里岑博士表示。当人工智能用于优先处理可能正常的筛查结果或提供决策支持时,也可以显著减少放射科医生的工作量。“基于人群的乳腺摄影筛查降低了乳腺癌死亡率,但给放射科医生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负担,他们必须阅读大量乳腺摄影,绝大多数不需要重新检查,”劳里岑博士强调了在筛查程序中管理放射科医生工作负担的重要性,以确保患者的整体福祉。筛查程序中使用双重阅读会导致放射科医生的工作负担增加,但这也有助于提高癌症检测率并减少假阳性召回。
劳里岑博士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了在两个女性群体中实施人工智能前后的工作负担和筛查性能。这项研究是回顾性的,重点关注在丹麦首都地区接受每两年一次乳腺摄影筛查的50至69岁女性的两个队列。
第一组由由两名放射科医生阅读乳腺摄影的女性组成。在2020年10月到2021年11月之间,乳腺摄影的评估没有使用人工智能。从2021年11月到2022年10月,一组女性的乳腺摄影首先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分析。人工智能识别的可能正常的乳腺摄影随后由19名专职乳腺放射科医生中的一位进行复审,而剩余的乳腺摄影由两名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支持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复审。
用于筛查的人工智能系统经过训练,能够使用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和评估乳腺摄影中的可疑病变和钙化。所有女性均参与了研究。共有60751名接受乳腺摄影筛查的女性被跟踪至少180天。通过筛查发现的侵袭性癌症和导管内癌(DCIS)通过针吸活检或手术标本得到确认。
在总数中,60751名女性在没有人工智能的情况下接受筛查,58246名女性在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情况下接受筛查。在人工智能实施组中,66.9%(38977例)的筛查为单读,33.1%(19269例)为双读,且获得人工智能支持。
与没有人工智能的筛查相比,使用人工智能系统的筛查检测到的乳腺癌数量显著增加(0.82%对0.70%),假阳性率更低(1.63%对2.39%)。
根据劳里岑博士的说法,在人工智能筛查组中,召回率降低了20.5%,放射科医生的阅读工作负担减少了33.4%。
人工智能筛查的阳性预测值也高于没有人工智能的筛查(33.5%对22.5%)。在人工智能组中,检测到的侵袭性癌症中有较高比例为1厘米或更小的尺寸(44.93%对36.60%)。
劳里岑博士表示:“所有筛查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唯一例外是阴性淋巴结率,未显示出变化的证据。”
根据劳里岑博士的说法,仍需更多研究以全面了解这些发现的含义。评估长期结果并防止由于增加而导致的过度诊断。
“放射科医生通常可以访问女性之前的乳腺摄影,但人工智能系统无法访问,”他解释说。“这是我们希望在未来解决的一个问题。”
还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国家的乳腺癌筛查协议和时间间隔相同。美国的乳腺癌筛查协议与丹麦使用的协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