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下丘脑在促进人脑不同生存行为之间切换中的作用。这个小脑区以调节基本功能如体温、饥饿和睡眠而闻名,但它在狩猎和逃避威胁等活动之间的过渡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往在动物上的研究表明下丘脑在行为切换中的重要性,但由于技术限制,其在人的作用仍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空白,研究人员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了参与者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内进行生存游戏时的脑部扫描。游戏中,参与者必须通过控制一个虚拟形象在狩猎和躲避掠食者之间交替进行。
通过开发一个计算模型来解释与狩猎和逃避行为相关的运动模式,研究团队识别出下丘脑及其连接的大脑区域中的不同神经活动模式。这些模式被发现与生存行为的切换相关,甚至预测了参与者在后续任务中的表现。有趣的是,这种联系特定于狩猎与逃避行为之间的过渡,突显了下丘脑在协调这些基本行为中的独特作用。
这项研究强调了下丘脑在协调大脑切换关键生存任务能力中的重要性,这一机制可能是为了增强人类在挑战性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而进化而来的。
研究人员强调:“利用先进成像和计算方法的前沿研究揭示了人类下丘脑在促进生存行为切换(如狩猎和逃避)中的关键角色,为这一脑区如何与其他区域协作管理这些关键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