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免疫系统不懈地工作,以识别和抵御有害病原体和癌细胞。当细胞变得生病时,它们在表面展示抗原,作为免疫系统的信号。为了更好地理解抗原如何在实时中被处理和运输,科学家们创造了一种光响应的“笼子”,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释放被困的抗原。
我们的免疫系统始终保持警惕,识别和消灭病原体和癌细胞。生病的细胞在其表面展示抗原,作为免疫系统的信号。为了研究抗原处理和运输中涉及的复杂过程,一支德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光触发的“笼子”,可以在精确的时间和位置释放抗原,相关研究发表在期刊《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上。
在我们的细胞内,自身身体和外源蛋白都被分解成更小的片段,并通过一种称为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的转运蛋白运输到内质网(ER),这是一个位于膜内的通道网络。在这里,肽装载复合体(PLC)调节MHC I(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与抗原肽的装载。某些肽优先装载到MHC I上,经过进一步处理以进行免疫监视,并在细胞表面上展示。正常蛋白质的肽通常不会被免疫系统注意,除非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尽管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有了进展,但关于抗原转运、PLC组装以及PLC亚单位之间在维持肽-MHC复合体质量方面的相互作用等许多细节仍不清楚。为了深入探讨抗原处理,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如拉尔夫·维内克(Ralph Wieneke)和罗伯特·坦佩(Robert Tampé)开发了一种应光刺激释放抗原的系统,使得可以精确研究抗原移动。通过使用光释放处于“非活性”状态的抗原,这种方法提供了在活细胞中控制和非侵入性分析的机会。
研究团队在实验中使用了一种HIV抗原的肽。他们将肽表位与生物素连接,随后又与一种名为链霉亲和素的蛋白质连接。在这种配置中,表位被抗原处理转运蛋白(TAP)识别所遮蔽。由于在连接器中有一个对光敏感的基团,暴露在紫外光中会导致肽表位被释放,被TAP识别,并越过ER膜运输,以便由PLC装载到MHC I上。
这种方法具有多种用途,已经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例如跟踪人类淋巴瘤细胞内ER膜中TAP的抗原移动。维内克和坦佩旨在利用这一光激活系统研究不同细胞区室中的抗原处理路径,从而提供对免疫过程体内动态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