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源于鸟类的鸟类流感现已传播到美国多个州的乳牛中。这种传播导致了病毒由哺乳动物之间的传播,特别是在奶牛之间以及奶牛到猫和浣熊之间的传播。
“这是我们观察到高度致病性鸟类流感H5N1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且持续传播的首个实例之一,”德迦·迪尔(Diego Diel)表示,他是维罗洛基(virology)的副教授,并负责兽医学学院动物健康诊断中心的病毒学实验室。
迪尔是名为“高度致病性鸟类流感H5N1病毒对乳牛的溢出”的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之一,该论文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
尽管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没有显示出任何会增加H5N1传染性的人类突变,但哺乳动物之间传播的证据显而易见。这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因为病毒可能会在哺乳动物中适应,迪尔警告说。
截至目前,美国已报告11例人类病例,首例病例可追溯至2022年4月。大多数病例症状较轻,且与牛或家禽农场有关。科罗拉多州最近的病例显示出与乳牛中发现的菌株相匹配,表明其可能来源于同一地区的乳制品农场。
尽管病毒可以感染并在人体内复制,但目前传播效率较低。令人担忧的是,突变可能发生,使其能够适应哺乳动物、人传人传播,并在未来可能有效传播于人类,迪尔解释道。
迪尔强调,持续监测受影响动物和疑似感染人类中的病毒至关重要。美国农业部已启动H5N1检测项目,免费提供给生产者。迪尔强调了早期检测、改进生物安全措施和在阳性结果情况下进行隔离的重要性,以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H5N1感染首次在2022年1月被识别,导致美国家禽和野鸟遭受重大损失。康奈尔动物健康诊断中心(Cornell AHDC)和德克萨斯A&M兽医医学诊断实验室的科学家是最早在乳牛群中检测到病毒的研究者。感染的奶牛可能是通过野鸟感染了病毒,表现出食欲下降、粪便变化、呼吸问题以及异常的乳液产量等症状。
该研究强调了病毒对乳腺的亲和性以及在感染动物的牛奶中发现的高水平感染病毒粒子。
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建模和流行病学数据,研究人员识别了奶牛间传播,以及向猫、浣熊和野鸟的传播案例。猫和浣熊可能是通过食用感染奶牛的生奶而感染的。野鸟感染的原因仍不确定,但研究人员怀疑环境污染或在挤奶操作期间的气溶胶可能是潜在的来源。
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基里尔·迪米特罗夫(Kiril Dimitrov)是德克萨斯A&M兽医医学诊断实验室微生物学和研究与开发助理机构主任,参与了这项研究。
研究的共同首要作者包括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列昂纳多·卡塞尔塔(Leonardo Caserta)、伊利莎·弗莱(Elisha Frye)、萨尔曼·巴特(Salman Butt)等人。该研究获得了AHDC、俄亥俄州动物疾病诊断实验室、德克萨斯A&M兽医医学诊断实验室和USDA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