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研究,我们口腔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因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显著变化,这些生活方式包括游牧猎人-采集者、农民和工业化社区。
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家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个人的生活方式可以显著影响口腔中有益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组成。这个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不同生计策略下的“口腔微生物组”存在差异,这些策略从游牧猎人-采集者过渡到农民,再到工业化人群。这些发现详细记录在11月4日发表于《微生物组》期刊的一篇论文中,结果还表明,特定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可以进一步影响这个微生物组。
平衡的口腔微生物组至关重要,因为它帮助消化食物,增强免疫系统,并保护免受有害病原体的侵害。相反,破坏的口腔微生物组与许多健康问题相关联。
宾州州立大学的生物学助理教授和该研究的领导者Emily Davenport解释说:“口腔微生物组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大多数研究是在西方人群中进行的。虽然我们从这些研究中获得了重要的见解,但微生物组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不同。通过探索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如何影响全球的口腔微生物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该研究考察了63名来自尼泊尔的个体,展示了广泛的饮食习惯。研究人员调查了重要生活方式因素,特别是生计策略——人们获取食物和住所的方法,以及更具体的行为(如吸烟)如何贡献于不同群体间微生物组的差异。
宾州州立大学生物学研究生、论文的第一作者Erica Ryu指出:“早期研究表明,高度工业化社会的人群与游牧猎人-采集者之间存在微生物组的差异。然而,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生活方式谱系。我们对这些生活方式影响的理解常常受到地理因素的复杂影响,这使得在比较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气候、医疗条件和不同疾病暴露的个体时,难以推广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为同一国家(尼泊尔)中不同生活方式的口腔微生物组提供了详细的考察。”
研究人员调查了参与者的口腔微生物组,参与者来自不同的生计策略,包括觅食者(游牧猎人和采集者)、生计农民(最近定居的猎人和采集者)、长期农业家庭和工业化群体(过去20年移民到美国的尼泊尔人)。他们还就饮食、教育、医疗实践和不同的行为等各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了提问。
研究团队对唾液样本中的DNA进行了测序,以识别每个个体口腔微生物组中的具体细菌物种。他们发现物种组成与生计策略呈渐变关系,注意到在觅食者中存在某些物种,而在工业化群体中存在一种特定物种,表明生活方式对口腔微生物组有影响。
此外,几种微生物物种与特定的生活方式选择相关联,例如吸烟习惯、饮食中的主要谷物(大麦和玉米与大米和小麦)以及一种称为荨麻的植物的消费。先前的研究已经指出,吸烟与工业化人群的口腔微生物组组成之间存在一致的关系,表明吸烟在各种生活方式中显著影响口腔微生物组。
Davenport评论道:“不同微生物在某人的饮食中不同的谷物上繁荣是合乎逻辑的,但与荨麻的相关性令人感兴趣。荨麻是一种富含纤维的植物,在我们的研究中,觅食者常常嚼食,类似于口香糖。考虑到它在尼泊尔的文化和烹饪重要性,它与口腔微生物的关联是值得注意的。”
研究人员强调了在未来的微生物组研究中考虑生活方式因素的重要性,并要包含来自全球的多样人群。
Davenport表示:“我们专注于尼泊尔的人群,因为这使我们能够在控制诸如地理等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考察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些变量可能会掩盖这些影响。然而,这强调了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她补充道:“任何变化——无论是在饮食、地点或文化——都可以改变微生物组,我们必须理解这些变化的程度和速度。继续探索全球口腔微生物组的差异将增强我们对影响它们的因素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理解。”
研究团队还包括Meera Gupta,前本科生,以及来自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的合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休斯敦)和尼泊尔的各个机构。该研究工作的资金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斯坦福大学和纽约大学阿布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