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环境

地球核心之谜揭晓:3000公里深处固体岩石如何流动

在地球表面下,近3000公里深处,存在一个神秘的层面,在这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inexplicably 加快。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个 D" 层感到困惑。现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突破性实验终于揭示了固体岩石在极端深度下的流动,表现得如同流动的液体。这种水平的地幔流动使名为后钙钛矿(post-perovskite)的矿物晶体沿同一方向排列,从而解释了地震行为。这是对地球深层内部机制理解的惊人飞跃,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谜团转化为一幅生动的地下水流图,有助于推动火山、地震,甚至是地磁场的形成。…

新证据显示菲律宾在35000年前拥有先进的海洋技术

在对于东南亚史前时期的大胆重新想象中,科学家揭示了菲律宾岛屿民多罗在35000年前就是人类创新和迁徙的中心。先进工具、深海捕鱼能力以及早期葬俗表明,这里的早期人类并非孤立,他们是海洋先锋,塑造了一个广泛的区域网络。 在为期15年的开创性考古研究中,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的科学家们与国际专家和机构合作,建立了菲律宾群岛在古代海洋东南亚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有力证据。他们揭示了一幅有效的人类迁徙、先进技术创新及长距离跨文化关系的故事,追溯到35000多年前。 雅典耀研究人员的最新出版物展示了来自民多罗考古项目的大量数据和材料,包括一些菲律宾群岛上解剖学上现代人类(智人)存在的最早证据,主要分布在西民多罗——特别是在伊林岛、圣何塞和斯塔.特蕾莎,马克萨韦。 民多罗与大多数菲律宾主要岛屿(除了巴拉万)一样,从未通过陆桥或冰盖与东南亚大陆相连,海上穿越始终是到达这里的必要条件。这可能促使了适应这种环境的复杂技术的发展。 **菲律宾岛屿上复杂古代技术的证据**…

― Advertisement ―

spot_img

地球核心之谜揭晓:3000公里深处固体岩石如何流动

在地球表面下,近3000公里深处,存在一个神秘的层面,在这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inexplicably 加快。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个 D" 层感到困惑。现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突破性实验终于揭示了固体岩石在极端深度下的流动,表现得如同流动的液体。这种水平的地幔流动使名为后钙钛矿(post-perovskite)的矿物晶体沿同一方向排列,从而解释了地震行为。这是对地球深层内部机制理解的惊人飞跃,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谜团转化为一幅生动的地下水流图,有助于推动火山、地震,甚至是地磁场的形成。…

More News

地球核心之谜揭晓:3000公里深处固体岩石如何流动

在地球表面下,近3000公里深处,存在一个神秘的层面,在这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inexplicably 加快。数十年来,科学家们对这个 D" 层感到困惑。现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突破性实验终于揭示了固体岩石在极端深度下的流动,表现得如同流动的液体。这种水平的地幔流动使名为后钙钛矿(post-perovskite)的矿物晶体沿同一方向排列,从而解释了地震行为。这是对地球深层内部机制理解的惊人飞跃,将一个长期困扰科学家的谜团转化为一幅生动的地下水流图,有助于推动火山、地震,甚至是地磁场的形成。…

为什么过去的大规模灭绝没有破坏生态系统——但这次可能会

数百万年来,像乳齿象和巨型鹿这样的巨大食草动物塑造了地球的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在灭绝和动荡中令人惊讶地保持稳定。一项新研究揭示,在6000万年中,仅有两次环境变化显著重组了这些系统,一次是随着大陆陆桥的形成,另一次是由于气候驱动的栖息地变化。然而,生态系统适应了,新的物种取代了旧角色。如今,第三个由人类驱动的临界点威胁着这古老的韧性。 两次主要环境变化引发了大型食草动物群体的全球转变。一项与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显示,这些生态系统尽管经历了灭绝和动荡,但仍然保持了惊人的韧性。 从乳齿象到古代犀牛和巨大鹿,数百万年来,巨大的食草动物在塑造地球的景观。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巨兽是如何对剧烈的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以及它们的生态系统是如何找到保持稳定的方式,即使物种消失。 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分析了6000万年中超过3000种大型食草动物的化石记录。 “我们发现大型食草动物生态系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惊人的稳定,即使物种不断出现和消失,”主要作者、当时在哥德堡大学的研究员费尔南多·布兰科说。“但是在过去6000万年中,有两次环境压力如此巨大,以至于整个系统经历了全球重组。”…

新证据显示菲律宾在35000年前拥有先进的海洋技术

在对于东南亚史前时期的大胆重新想象中,科学家揭示了菲律宾岛屿民多罗在35000年前就是人类创新和迁徙的中心。先进工具、深海捕鱼能力以及早期葬俗表明,这里的早期人类并非孤立,他们是海洋先锋,塑造了一个广泛的区域网络。 在为期15年的开创性考古研究中,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的科学家们与国际专家和机构合作,建立了菲律宾群岛在古代海洋东南亚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有力证据。他们揭示了一幅有效的人类迁徙、先进技术创新及长距离跨文化关系的故事,追溯到35000多年前。 雅典耀研究人员的最新出版物展示了来自民多罗考古项目的大量数据和材料,包括一些菲律宾群岛上解剖学上现代人类(智人)存在的最早证据,主要分布在西民多罗——特别是在伊林岛、圣何塞和斯塔.特蕾莎,马克萨韦。 民多罗与大多数菲律宾主要岛屿(除了巴拉万)一样,从未通过陆桥或冰盖与东南亚大陆相连,海上穿越始终是到达这里的必要条件。这可能促使了适应这种环境的复杂技术的发展。 **菲律宾岛屿上复杂古代技术的证据**…
spot_img

Explore more

森林火灾导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60%

一项重要的新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因野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0%,一些对气候敏感的北方针叶林的排放几乎增加了三倍。 一项重要的新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因野火产生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增加了60%,一些对气候敏感的北方针叶林的排放几乎增加了三倍。 该研究由东安格利亚大学(UEA)进行,并于今天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将世界各地区划分为“火区”——受相似环境、人类和气候因素影响的森林火灾模式区域,强调了导致森林火灾发生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这项研究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考察森林火灾与非森林火灾对比的研究之一,揭示在一个最大的火区中,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的针叶林,自2001年以来火灾排放量几乎增加了三倍。 在温带森林中也观察到了普遍的排放量增加,每年增加了额外的五亿吨CO2排放,排放中心从热带森林转向温带地区。…

灭绝的错觉:在厄瓜多尔云雾森林中发现韧性

一个国际植物学家小组发现,Centinela地区没有灭绝的证据,反而发现该地区的植物仍然在埃cuador的碎片化森林中茁壮成长。 厄瓜多尔沿海的Centinela地区在1980年代曾发生过一起臭名昭著的大规模灭绝事件。大约九十种独特的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是新发现的,尚未正式命名——在Centinela山脉最后的云雾森林被清除用于耕作时消失了。这个悲惨的叙述激励了全球保护热带雨林的运动。但是,这是真的吗? 最近发表在Nature Plants上的一项研究揭示,Centinela的灭绝故事具有误导性。研究团队花费数年时间调查自然历史收藏品、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Centinela景观,未发现这些灭绝的证据。相反,他们发现Centinela的植物仍然存在于埃cuador的碎片化沿海森林中。 “这是一个奇迹,”研究的首席作者、哈佛大学有机与进化生物学系的博士后研究员道森·怀特(Dawson…

海豚呼气释放微塑料:对海洋污染的新视角

美国研究人员在野生宽吻海豚的呼气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表明吸入可能是这些潜在有害污染物进入其体内的重要途径。美国研究人员在野生宽吻海豚的呼气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表明吸入可能是这些潜在有害污染物进入其体内的重要途径。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学院的米兰达·兹奥巴克和她的团队于2024年10月16日在开放获取期刊《PLOS ONE》上分享了这些发现。 全球的人类和许多动物都接触到被称为微塑料的微小塑料颗粒。在人类和啮齿动物中,接触这些微塑料与负面健康影响有关,例如氧化压力和炎症。食用含有微塑料的食物是人类和野生动物接触这些颗粒的主要方式,吸入空气中的微塑料也与人类健康问题相关联。 尽管如此,关于吸入如何成为野生动物微塑料暴露来源的研究仍然有限。该研究团队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湾对五只宽吻海豚和路易斯安那州巴拉特里亚湾的六只宽吻海豚进行了健康评估,在捕捉与释放的基础上收集了呼气空气样本。他们通过在每只海豚的喷气孔上方持有收集表面来捕获呼出的空气。 样本分析显示,所有11只海豚至少呼出了一个可疑的微塑料颗粒。对这些颗粒的进一步检查表明,它们是纤维和碎片的混合物,包含多种类型的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聚酰胺、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

揭开基因盗窃的真相:病毒如何从海洋微生物中掠夺基因

一项最新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病毒与全球海洋营养循环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其中涉及氮、磷以及特别是碳等重要元素。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综合基因目录,记录了病毒从它们感染的海洋微生物中获取的基因,成功识别并汇编了近23,000个辅助代谢基因(AMGs),其中超过7,000个是此前从未被记录过的。 微生物在海洋中的营养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非独自完成这一任务。感染这些微生物的病毒也显著影响着这一过程。这种相互作用对地球至关重要,使得海洋能够吸收大约一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并生成我们所依赖的约一半氧气。 这项新研究建立在20年前关于病毒与其侵染的光合细胞之间基因交换的发现之上,整合了100多篇关注病毒及其代谢角色的研究论文的发现。 由俄亥俄州立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杂志Microbiome上报告了他们的发现。他们创建了一个目录,展示了病毒从世界各大洋的海洋微生物中“获取”的基因。这项调查揭示了近23,000个辅助代谢基因(AMGs),其中有超过7,000个是新识别的。分析表明,大约20%的海洋病毒种群至少携带一个AMG。 为了进一步阐述这些病毒的角色,研究人员绘制了340个与海洋微生物相关的代谢途径。这些途径代表了由生物体的消耗和代谢活动驱动的营养动态变化。其中,他们发现病毒AMGs与128条途径相关,表明病毒影响了超过37%的代谢过程。…

浮游生物揭示惊人的海洋旅行成长技术

许多种类的浮游生物在寒冷、黑暗的海洋深处与表面之间移动,随后又漂回阴影中,形成一个持续的循环。然而,理解典型缺乏游泳结构的单细胞植物浮游生物如何进行这段旅程一直是一个难题。最近发表在《当前生物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发光植物浮游生物的见解,名为Pyrocystis noctiluca,它的体积可扩展到原始大小的六倍——仅几百微米。这种显著的膨胀使得这种浮游生物能够向海洋表面上升最多200米,以获取阳光,然后再沉回深处,展示了其在海洋中长途旅行的独特方式。 植物浮游生物的密度往往比海水密度高5%-10%,这意味着它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抵抗重力,以保持在表面并进行光合作用。“我们专注于似乎缺乏游泳附肢的生物,”斯坦福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兼生物工程师Manu Prakash解释道,他是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我们的发现表明,这些P. noctiluca细胞的行为像微型潜艇,巧妙地调节其密度以选择在水柱中的位置。”…

揭示隐秘威胁:持久存在的隐形塑料污染问题

研究揭示,塑料污染由小于沙子的微小颗粒组成,普遍存在,甚至影响到刚出生的小鼠,这在罗格斯大学健康中心的一项研究中有所观察,该研究发表在《全球环境科学》期刊上。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微塑料和纳米塑料颗粒(MNPs)在消费产品降解或氧化时会进入我们的环境。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可以通过呼吸、皮肤吸收以及我们所吃的东西轻易地进入人体。 此外,已知这些污染物能够穿透胎盘屏障,影响胎儿组织。 然而,尚不确定的是这些塑料颗粒在出生后是否会在组织中滞留。罗格斯大学健康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至少在老鼠中,它们确实会滞留。这一发现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没有人希望肝脏里有塑料,”罗格斯大学厄尼斯特·马里奥药学院的药理学和毒理学副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菲比·A·斯泰普尔顿表示。“现在我们知道这种物质存在于器官中,下一步的目标是确定其原因及其意义。”…

安全的伟大飞跃:在变革世界中的墨西哥跳豆

是什么导致墨西哥跳豆跳跃?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大学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跳豆内部的幼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不同颜色下跳跃活动增加。这种行为可能作为对极端温度的生存机制。然而,如果它们的宿主‘豆子’受到伤害,幼虫就会努力逃避压力源。 墨西哥跳豆,通常被作为新奇产品在旅游景点购买,其实是被小白蛾的幼虫接管的种子。当幼虫撞击种子的内壁时,就产生了跳跃的动作。 宾汉姆顿大学生物科学的助理研究教授林赛·斯威尔克解释说:“当种子从灌木上掉到地面时,里面的蛾幼虫必须应对遇到的任何温度。地面在阳光直射下可能会非常热,而小幼虫只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热量——因此,它们跳开。” 这些寄宿蛾幼虫的种子是一种称为“扩展结构”的概念的一部分,该概念指的是生物体作为其解剖结构的一部分所利用的结构,但并不是自己创造的(类似于寄居蟹的壳)。对于墨西哥跳豆而言,种子就是幼虫的这种扩展结构。 关于墨西哥跳豆及其对环境压力源反应的研究有限。为了获得更多关于这些幼虫的见解,斯威尔克及其团队设计了两个特定的实验。…

太平洋鲑鱼生物运输的双重特性:优势与挑战的深入探讨

每年,数百万条太平洋鲑鱼在完成其生命周期时,从海洋开始一段令人惊叹的旅程,返回到其淡水产卵地点。这种迁徙对沿途的食物网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无论它们是自然死亡还是被其他物种捕食,鲑鱼都带来了它们在海洋中生活时收集的混合营养素和有害污染物。来自康涅狄格大学、南达科他州大学、美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顾问公司、萨斯喀彻温大学、密苏里大学和瑞吉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调查了这些营养素和污染物的运动,并在鲑鱼种群演变的40年中考察了趋势。他们的研究结果已发表于《自然》杂志。 Jess Brandt,康涅狄格大学农业、健康与自然资源学院的助理教授,主导了这项研究。该研究重点关注五种主要的太平洋鲑鱼物种的迁徙模式:帝王鲑、鲑鳟、银鲑、粉红鲑和红鲑。研究团队结合了1976年至2015年期间的鱼类生物量估计与多项科学研究中的营养素和污染物水平。 在系统之间转移时产生有益影响的能量和营养素被称为生态补贴。相比之下,随着这些营养素移动的有害物质被称为“补贴的黑暗面”,Brandt说。 “这项研究探讨了太平洋鲑鱼贡献的‘光明和黑暗面’。我们通常将它们作为与动物运输相关的单独主题进行研究,但营养素和污染物是相互关联的,”Brandt补充道。…

嗡嗡蓝调:压力如何影响我们的授粉者

最近的研究表明,受到压力的蜜蜂倾向于做出更悲观的决策,且活力下降。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黄蜂对负面经历的反应方式与人类情感相似。 这项结果发表在皇家学会B卷的会议论文上,表明当蜜蜂受到干扰时,它们降低了对奖励的期望。这种看法的改变可能影响它们接近和授粉花朵的方式。 高奖励与低奖励 在他们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训练蜜蜂将不同的颜色与积极或消极的结果联系起来。…

重塑环境立法以保护濒危海洋生物

研究人员正在倡导对澳大利亚环境法规进行更改,因为濒危鱼类仍被允许合法出口。 来自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呼吁更新澳大利亚的环境法规,指出濒危鱼类仍在合法出口。 他们的研究强调了根据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EPBC法)分类的四种物种,但仍在出口:橙色粗鲷、蓝色鲱鱼、学校鲨鱼和南方蓝鳍金枪鱼。 根据昆士兰大学的博士候选人罗莎·马尔·多明戈斯-马丁内斯的说法,这些鱼类尽管被EPBC法分类为受威胁物种,但仍在被出口。 多明戈斯-马丁内斯女士表示:“自该法建立以来,这四种受威胁的物种已占澳大利亚所有海产品出口的107千吨,约占10%。”…

培养明天的环保领袖:绿色教育的力量

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的国家有潜力通过采用“绿色教育”来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这可以帮助培养新一代环境领导者,依据一项新的研究。 最近的研究表明,MENA地区的国家可以有效应对包括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在内的关键共享环境问题,通过利用“绿色教育”来培养新一波生态领导者。 在学校中融入环境教育确保可持续性成为学习的核心方面,赋予未来世代做出负责任的环境选择和采取有意义行动的能力。 MENA地区正面临严重的环境挑战,如耕地损失、废物管理不足、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沿海生态系统退化。气候变化使这些问题更为严重,气温上升、降雨不可预测、海平面上升带来了进一步的风险。 在《可持续发展》期刊上的发表中,来自伯明翰大学和尼日利亚阿德耶米联邦教育大学的研究人员制定了一项在MENA地区实施绿色教育的战略。他们的建议包括:…

岛屿植物:三分之一植物种类面临环境挑战的风险

从塔斯马尼亚到马达加斯加,再到新几内亚,岛屿覆盖了地球陆地面积的五个百分点多,但却是全球31%植物物种的家园。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全球超过一半受到威胁的植物是这些岛屿特有的,面临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和外来物种的威胁。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植物物种分布在岛屿上,尽管它们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五个百分点多。 来自麦考瑞大学自然科学学院的朱利安·施雷德博士带领一个由来自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美国、希腊和日本等国的十二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分析了超过304,103种植物物种的数据——几乎所有已知植物物种——揭示了丰盛的岛屿生物多样性。 研究人员发现,94,052个物种是岛屿特有的,其中63,280个是地方性物种,意味着它们只能在特定地点被发现——这构成了全球植物多样性的21%。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标志着对全球范围内原生和地方性岛屿维管植物的首次全面评估。…